医身、医心、医行为,才是对生命健康更高级的需求 二维码
325
发表时间:2022-01-13 09:05网址:http://www.huashandao.com 一波又一波时髦的保健风潮,可谓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。保健品行业包含着商业最本质的奥秘,老年人怕死、小孩怕笨、女人怕丑、男人怕快。你以为保健品只是针对爸妈的镰刀,其实人家收智商税,根本不问年龄。当代青年用的种草平台上,明星网红双重围猎,保健品的智商税率,可一点也不比90年代低,花出去的钱更像是为了抚平熬夜爆肝的恐惧。 中国保健品营销三板斧:恐吓营销、广告投放、专家站台。如今流行的KOL营销,早在几十年前的保健品行业就被玩得风生水起。过分的营销,无疑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。抛开所有的权威站台、专业包装、盲目追风,普通大众判断养生靠不靠谱,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?——能否改善症状?能否提高生命质量?效果是否出现在每个实践人身上?效果是否可视化? 医生总告知病人:你得了慢性疾病,需要终生服药,没有什么好的方法。但慢性疾病真的不可防治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问题是,慢性疾病如何防治?大健康可信吗?大健康的公信力如何体现?该用什么理论来指导大健康产业?如何让养生既有理论指导,又能落地实施?陈农夫食疗认为:大健康的大,要体现到医身、医心、医行为的范畴。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,引起对慢性病、亚健康防治的反思和思考,探索出一个新的健康理念和模式。 人有三宝,精气神。简单理解:“精”就是细胞营养,“气”是气机经络,“神”是精神能量。夯实根基、循序渐进,把细胞营养调整后,加上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的指导,增加精神能量。 在这三部分中,我们首先要补充和调整细胞营养。营养是生命的根基,主要来源于食物。从自然饮食中获取细胞营养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。食物中包含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,现代科技能提取有效成分,但对于四气五味却摸不着头脑。饮食有节、营养均衡,则体内代谢正常。而生病往往是缺乏矿物质或维生素等,糖类和脂类在体内大量淤积。同时,又吃了很多与自己的体质不匹配的食物,导致身体营养失衡,影响五脏功能。细胞营养出问题的人,这时候去健身、练瑜伽、打太极、站桩……是达不到调理是身体的理想效果的。抑郁症的患者,它的病因也许不是情志,而是营养障碍。清心寡欲的佛家大师会患上糖尿病,是因为他的细胞营养不均衡,不能很好地代谢糖类。一味强调心性的功力,身体营养却不知护养,终究是无根之水的。 社会内卷严重,人们在生活、事业、婚姻、亲子关系中形成诸多恐惧、担忧、焦虑、愤怒。人体的气机运行失常,新陈代谢很快会受到影响,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状态也就显现出来了。大怒的人,我们会看到他面红耳赤、青筋怒张、横眉立目、毛发近乎竖起,他甚至会因此头痛脑涨、呕血,故有一成语谓“怒发冲冠”。而胆小怕事的人,若过于惊恐,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呆若木鸡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二便失禁,这是恐惧导致的气陷于下。 细胞营养夯实的同时,注重调节情绪和气机经络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以快乐人间的思想自我催眠,听激情的歌同时唱出来,以此缓解紧张焦虑,放松减压。在无跑步禁忌的前提下,适度慢跑有助于疏通气血经络,升发阳气。每天早晚各坚持慢跑30分钟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细胞营养的代谢。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,心病还需医心。我们现在去医院,很多时候病人话没有说完,医生的化验单就摆在面前了。智能自动化设备投入越来越多,医患间交流的机会非常少,而医学也由此变得简单与冰冷。吃药、输液、手术……医学不应只是简单的流水线,不能过分强调技术。人不是汽车,医院也不是修理厂。我们应该使病人感觉到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,主要目的在于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和让人的寿命尽量延长。因此,大健康需要做的,是把“人情味”融入治疗之中。 日行一善,多怀善良之心。在生活中要感恩、不求回报、成就他人。说好话、做好事、看到人好的一面,你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很友善。这皆是你种下了善良的因,然后得到了友善的果。足够的精神能量会促进细胞营养代谢,充足的细胞营养也会帮助增加精神能量和智慧开悟,这也就是中医所说“心病先治身,身病先治心”。学佛、修禅、读圣贤书,便是用清洁能源对我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。积德行善,祛除执念,消除怨恨,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往往长寿,后代有福报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本质,环境氛围对人的体质、健康,乃至心态造成不同的影响。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说的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也是指环境对人的影响。在负能量的场内,你会不由自主受到传递的影响,进而成为负能量的奴隶。如果想远离癌症,首先请远离那些自私自利的人,到良好的环境中去。健康的环境氛围,对人的健康起正向作用。陈农夫天使社区,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邱少云在战场上为了不让敌军发现自己的部队,就算全身起火也能坚持一动不动,这就是精神能量支撑的结果。由此可见,能量作用之大,除了能滋养个人,还能滋养环境里的每个人,这种能量看似无形,却无坚不摧。 去芜存菁,以求在内容上对读者负责。一个林光常和张悟本倒下去,还有若干个活跃在“第一线”和准备“出山”的大师等待着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。这就是我们的慧眼,也奉献给我们亲爱的读者,希望大家都能“慧眼识珠”,在寻找正确养生方法的道路上,不走弯路,不走错路。
文章分类:
公司新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