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忠祥患癌去世!5种高发癌的早期预警信号,为自己、为家人看一眼 二维码
763
今天早上,赵忠祥先生的儿子在赵忠祥的社交媒体发布消息:父亲于今晨7:30患癌去世,享年78岁。 消息一出,大家都觉得太突然了,既难过又难以相信。 赵忠祥老师可以说是几代人的回忆了,他主持了15届春晚、《正大综艺》、《人与自然》、《动物世界》等节目,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。 有网友说,前阵子还看到赵老师健健康的,怎么就突然患癌去世了呢。 而赵老师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,是和老搭档倪萍一起做客某综艺节目。 据悉,赵老师是2019年底发现身患癌症,但遗憾的是,已经处于晚期,出现了扩散。 这也让大家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:为何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? 众所周知,癌症虽然可怕,但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,治愈率可提升到80%以上,能够大大提高癌症患者存活几率。 5种高发癌的早期信号,早发现能救命 1、胃癌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非常高,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和死亡数,都占了全世界一半左右。 然而,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发现胃癌时,已经是晚期,失去了手术的机会。 在平时生活中,大家要留心观察,出现以下症状,要格外注意—— ①吃饭后经常感觉胃部不舒服:如恶心嗳气、胃胀气、轻微胃痛等症状; ②有早饱感:是指患者虽感饥饿,但稍一进食即感饱胀; ④呕血、出现黑便,或大便潜血阳性; ④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减轻、出现贫血。 防癌建议:年龄在45岁以上、有胃癌家族史、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胃胀及消化不良等不典型胃部不适应的人群,最好去做个内镜检查。 2、肝癌 俗话说“胃是喇叭,肝是哑巴”。 胃不舒服了,我们能很快发现,可肝出问题了,就没那么容易察觉了。 话虽如此,肝癌最早期表现虽然不太明显,但也有蛛丝马迹可以察觉—— ①右上腹持续不适; ②腹胀; ③右侧长肩胛骨旁经常出现不适感; ④倦怠; ⑤食欲减退。 防癌建议:属于肝癌“高危人群”的朋友,如患慢性肝炎未经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、有近亲患有肝炎和肝癌的、常年酗酒习惯及饮食习惯中可能摄入黄曲霉素(发霉食物、制作不当的发酵食物)等,一定要提高警惕,最好每年到医院检查。 3、肺癌 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,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。 出现这些症状,要警惕是肺癌来临的信号—— ①典型的症状:刺激性咳嗽、气喘胸痛、咯血等。 ②其他症状:长期低热,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;声音嘶哑;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。 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出现以上症状,而且治疗1~2周还是没有好转,就要尽快到医院治疗了。 4、肠癌 大肠癌,由于其症状和痔疮相似,常常会被人忽视和混淆。 其实,只要上厕所时细心一些,就不会这么容易错过大肠癌的信号了! 出现以下情况,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—— ①排便习惯改变
②血便
③粪便很细,排便不爽
防癌建议:过了50 岁,最好每年接受一次粪便潜血检查,以确认粪便中是否混杂血液。 5、乳腺癌 别以为乳腺癌只会盯上女人,男性也有乳腺组织,同样可能患乳腺癌! 有数据显示,美国80%的乳腺癌诊断于早期,而中国早期诊断的乳腺癌只占到了20%左右。 因此,要提高乳腺癌生存率,关键就在于 “早”。 一旦乳房出现以下情况,要尽快就医—— ①乳腺肿块:肿块生长比较快,肿块边界常常不清晰; ②胸部皮肤改变:表现为凹陷或起皱; ③乳头异常:乳头或者乳房皮肤泛红,有乳头内陷、结痂和回缩现象。
⑤淋巴结 :很多初诊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检测到腋下淋巴结的存在。 防癌建议: 日常可通过“一看二摸三挤压”的自检方式,比如在洗澡时先观察乳房外形是否正常;再触摸乳房有无肿块;再挤压乳房或乳头,看有无液体从乳头溢出或出血。 此外,40岁以下的女性,可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;40岁以上的女性,可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,而且每两年左右做一次乳腺钼钯检查。 据统计,全国每年约43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。
防癌4字诀 1、睡 众所周知,充足的睡眠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,并维持正常的抵抗力,而且有利于抵御癌症基因的冲击,避免罹患各种恶性肿瘤。 当然,睡多睡少,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,如果你醒后不困,那就属于睡得好。 如果非要给个建议,那么大家至少要保证每天6个小时的睡眠。 2、吃 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要防癌,还得管住嘴。 怎么吃好呢?可以可以参考美国癌症研究所提出的防癌饮食建议: 饮食清淡,饮食中的盐每天不超过6克; 多吃蔬果、全谷类和豆类,每天最好吃5种以上; 每天吃红肉少于90克(如牛、猪、羊肉)、少吃加工肉类(如香肠、火腿); 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; 尽量不喝酒,如果一定要喝,男士每天饮酒量<2个酒精单位,女士≤1个酒精单位。 1个酒精单位=10毫升纯酒精≈360毫升啤酒、150毫升干葡萄酒或45毫升白酒 3、动 坚持运动也是防癌的有效措施。 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~5次,每次持续30~45分钟。 4、查 定期检查身体,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还有利于早期发现不对劲,早治疗~ 因此,建议大家建议定期进行体检,请医生制定合理的癌症检查方案。
文章分类:
日常养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