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药知识》补气药之党参 二维码
294
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草药的基础常识,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,好在看到医生开的方子或者选购中成药时,对其中的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做到心中有数,而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开方子抓药!很多药材有一定的毒性,需要有经验的大夫将药材合理地配伍或炮制后方可使用或避开不用。因此,大家切勿自己胡乱用药,身体需要的时候,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辨证开方! 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,但就其“证型”概括起来,不外气虚、阳虚、血虚、阴虚四类。气虚或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减弱或衰退,在临证中表现为“形不足”;血虚与阴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损耗或枯竭,在临证中表现为“精不足”。治疗这些虚证的基本原则,正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所言: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”本章药物既有甘温益气助阳之药,以温补形体之虚寒;又有甘寒滋阴养血之品,能滋养阴血津液之不足。总之,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亏损而治虚弱诸证。本类药物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补气药、补阳药、补血药、补阴药四类,分别主要针对气虚证,阳虚证、血虚证、阴虚证的治疗。 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(或甘平),以补脾气和补肺气为主,部分药物能补心气、补肾气,个别药物能补元气,主要用于:脾气虚证,症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大便溏薄、体倦神疲、面色萎黄、消瘦或一身浮肿,甚或脏器下垂等;肺气虚证,症见气少喘促、动则益甚、咳嗽无力、声音低怯、易出虚汗等;心气虚证,症见心悸怔忡、胸闷气短、活动后加剧等;肾气虚证,症见尿频或尿后余沥不尽,或遗尿,或男子早泄遗精,女子带下清稀等;元气虚之轻症,常表现为某些脏器虚;元气虚极欲脱,可见气息短促,脉微欲绝等。部分补气药还兼有养阴、生津、养血等功效,还可用于治疗气阴(津)两虚或气血俱虚证。相关内容推荐:《中药知识》补气药之西洋参 1.脾肺气虚,食少倦怠,咳嗽虚喘本品味甘性平,主归脾、肺二经,有与人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,为补中益气之良药。2.气血不足,面色萎黄,头晕乏力,心悸气短本品有气血双补之功,故适用于气虚不能生血,或血虚无以化气,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、乏力、头晕、心悸等症的气血两虚证。3.气津两伤,气短口渴,内热消渴本品有补气生津作用,适用于气津两伤,气短口渴,以及内热消渴。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。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。味甘、微苦,性微寒;归肺、脾、肝经。功能润肺化痰,养阴和胃,平肝,解毒。适用于肺热咳嗽,呕吐反胃,食少口干,目赤眩晕,疔毒疮疡。煎服,6~12g。
文章分类:
日常养生
|